航運金融衍生品辯論又起
2011-03-24 08:14:47 來源:中華航運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細讀大多數船公司財報里的那些不起眼小字書寫的附則,你很有可能找到這樣一條注釋,它解釋了船公司在應對油價、匯率或利率波動方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保護措施,但唯一一個沒有保護措施的變量竟然是運價!
然而,運價的一點小小變動卻能對船公司盈利與否產生巨大影響。以AP穆勒·馬士基集團為例,運價上升或下降100美元/feu將對集團的凈收益產生8億美元的影響。
直到不久前,船公司在降低這方面的風險上還顯得無計可施,因為還沒有一種工具可供他們進行對沖操作。去年初,SCFI指數的問世倒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這樣的機會。
不過,船公司認為這是投機,并聲稱自己的行業里沒有留給賭徒的土壤。不過,一些深諳干散貨貿易的貨主對此予以回擊,他們反駁稱衍生品是為了降低風險,船公司沒有對運價波動的敞口做對沖是種財務上的失責。
雙方孰對孰錯?
誠然,那些全球性的船公司鐵板一塊的“敵視”衍生品的確有點奇怪。或許可以假設,他們感覺衍生品將讓他們失去對自己所出售產品的定價權。但問題是他們對價格到底有多少影響力呢?在一個至今仍相對割裂的市場上,運價還是由供需來決定的。正如過去3年中我們所見到的,運價的波動幅度可以非常之巨大。
一家偌大的船公司竟然無法對其全球龐大運量中的哪怕一小點貨做對沖,因為根本沒有流動性。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
船公司已在朝指數聯動合同方向努力。一旦泛太線上的船公司開始發布自己編制的指數,這一發展趨勢也許將提速。在本周TSA舉行的會議上應該會決定指數將采取何種形式。
也許那時也是靜下來重新思考運價衍生品的好機會,船公司們可以好好討論下他們在集裝箱運輸中是否仍舉足輕重。(劉圣琦)
然而,運價的一點小小變動卻能對船公司盈利與否產生巨大影響。以AP穆勒·馬士基集團為例,運價上升或下降100美元/feu將對集團的凈收益產生8億美元的影響。
直到不久前,船公司在降低這方面的風險上還顯得無計可施,因為還沒有一種工具可供他們進行對沖操作。去年初,SCFI指數的問世倒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這樣的機會。
不過,船公司認為這是投機,并聲稱自己的行業里沒有留給賭徒的土壤。不過,一些深諳干散貨貿易的貨主對此予以回擊,他們反駁稱衍生品是為了降低風險,船公司沒有對運價波動的敞口做對沖是種財務上的失責。
雙方孰對孰錯?
誠然,那些全球性的船公司鐵板一塊的“敵視”衍生品的確有點奇怪。或許可以假設,他們感覺衍生品將讓他們失去對自己所出售產品的定價權。但問題是他們對價格到底有多少影響力呢?在一個至今仍相對割裂的市場上,運價還是由供需來決定的。正如過去3年中我們所見到的,運價的波動幅度可以非常之巨大。
一家偌大的船公司竟然無法對其全球龐大運量中的哪怕一小點貨做對沖,因為根本沒有流動性。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
船公司已在朝指數聯動合同方向努力。一旦泛太線上的船公司開始發布自己編制的指數,這一發展趨勢也許將提速。在本周TSA舉行的會議上應該會決定指數將采取何種形式。
也許那時也是靜下來重新思考運價衍生品的好機會,船公司們可以好好討論下他們在集裝箱運輸中是否仍舉足輕重。(劉圣琦)
標簽: 航運金融衍生品